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

保护黄瓜叶片 提高黄瓜品质

作者:农之声传媒      点击量:1179      时间:2018/7/31

    黄瓜叶片常发生的生理性病害主要包括:花斑叶、褐斑叶、生理性积盐、枯边叶、生理性萎蔫等。

一、花斑叶

1、症状识别

多发生在植株中部叶片,初期叶部出现深浅不一花斑逐渐变黄,叶面出现凹凸不平形状,凸部出现黄褐色后变黄、变硬,叶缘四周下垂,这在温室黄瓜栽培中常常见到。

2、发生原因

碳水化合物积累在叶片中所引起的,由于叶面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养分不能及时输送到果实中。叶片发硬、变黄是由于糖份积累生长不平衡造成的,主要是夜温尤其是上半夜温度偏低的原因,导致叶片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及时输送而积累在叶片中间形成花斑叶,也由于钙、镁、硼等营养不足造成碳水化合物输送受阻而产生。

3、防治措施

⑴根据黄瓜一天中生理活动对温度的要求来调控温度,即白天上午保持28~30,下午保持在25左右,上半夜保持在20~15,下半夜保持在13左右,利于叶片中的碳水化合物及时输送出去。

⑵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补充钙、镁、硼等微量元素。

⑶合理浇水,不能控水过度,也不能大水漫灌。

⑷不要盲目加大杀菌剂用量,如含铜类过高的杀菌剂。铜浓度高可抑制细胞分裂生长,也易导致花斑叶。

二、褐斑叶

1、症状识别

褐斑叶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上,叶片顺着叶脉出现坏死,主脉变褐色,叶脉产生黄色小斑点或条纹近似于褐色。严重时叶脉、叶柄、茎蔓茸毛基部变成黑褐色。

2、发生原因

该病是由于锰过多而引起的锰中毒。由于土壤中活性锰受土壤生理活性和施肥状况影响很大,土壤偏酸性,粘重,有机质含量高,遇土壤低温、高湿时,土壤中的锰呈还原状态,活性增加而易被植株吸收,导致锰中毒。另外为防治霜霉病等病害,过多使用含锰、锌类的杀菌剂也会导致锰中毒。

3、防治措施

⑴锰、锌类药剂尽量不要连续使用。

⑵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钙肥,适度浇水,避免土壤阴湿。

⑶一旦有褐斑叶出现,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增施含磷、钙、镁的叶面肥。  

三、生理性积盐  

    1、症状识别

叶片晚上有水滴沉积,晴天放风后,叶边缘出现白色盐渍成不规则半牙形。

2、发生原因

该病是由于化肥施用量过多导致土壤浓度提高,植株吸收后盐分随着植株流到叶缘水孔处使叶片出现吐水,日出后表面水分蒸发,出现盐渍。

    三、防治措施

1、不要使用大量化学肥,要增施有机肥。

2、在选择肥料时,不要选用氨味过重的化肥。

四、枯边叶

1、症状识别

黄瓜枯边叶又称焦边叶,多发生在中部叶片上。病叶叶缘发生干边,深达叶内3~5毫米。

    2、发病病因 

    ⑴盐害:因大量施用化肥,土壤盐渍化,土壤浓度过高。

⑵失水:在棚室内高温、高湿的情况下,突然放风,致使叶片急速失水且失水量过多。

⑶药害:喷农药时,因药液浓度偏高或药液偏多,药液积存在叶缘而造成药害。

    3、防治方法 

    ⑴科学施肥:进行配方施肥,多施有机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追施化肥要适量、均匀,尽量少施硫酸铵等有副成份残留的化肥,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⑵洗盐:对于土表有白色盐类析出的盐渍化土壤,可在夏季休闲期灌大水,连续泡田15~20天,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淋溶到深层土壤中。

   ⑶科学放风:切忌放风过急、过大,即使需要大放风,也要逐渐加大放风量。

五、生理性萎蔫

1、症状识别

黄瓜生理性萎蔫是指全株萎蔫。采瓜初期至盛期,植株生长发育一直正常,有时在晴天中午,突然出现急性萎蔫枯萎症状,到晚上又逐渐恢复,这样反复数日后,植株不能再复原而枯死,又称水拖。从外观上看不出异常,切开病茎,导管也无病变。黄瓜叶片急性萎蔫 是指在短时间内,黄瓜整株叶片突然萎蔫,失去结瓜能力。

2、发病原因

⑴天气问题持续阴雨或雪后陡晴,逆温导致迅速死苗。

⑵放风问题黄瓜进入开花结瓜期,晴天高温,放风量大,叶面蒸腾快,部分发根不良的植株开始萎缩,严重失水的则整株凋枯。

⑶冷害或冻害大棚膜表面部分破损,寒风袭入造成萎蔫死苗。

⑷施肥浓度过大特别是化肥靠近黄瓜的茎基部施用,极易灼伤死苗。

3、防治措施

⑴种植黄瓜,应选择地势高燥、平整、排水良好的地块。切忌低洼地种植黄瓜。如需在低洼地种植黄瓜,一定要采用高畦栽培方式。

⑵整修好排灌系统,做到能灌、能排严禁大水漫灌。灌 水后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

⑶遇高温、大风天气,特别是当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小时,要灌水并适当增加灌水 量,以保证叶面蒸腾水分之需。

⑷使用嫁接苗,嫁接时要精心操作,提高嫁接苗质量,保证砧木和接穗很好亲和,并加强管理育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