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农业局,安徽郎溪 242100)
摘要:介绍了水蜜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与砧木选择、建园条件、嫁接定植、整形修剪、土 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水蜜桃;砧木选择;建园条件;嫁接定植;整形修剪
桃树在我国已经有3 0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普遍栽培的果树之一,果实甘甜多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被称之为“肺之果”,可起到养阴生津、补气润肺的保健作用。水蜜桃更有桃中珍品、仙桃寿果、琼浆玉露等美誉。现将水蜜桃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与砧木选择
根据气候,结合品种的品质、耐贮运性、类型、抗逆性、成熟期等制定品种规划方案,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一般在1∶(5~8),当主栽的花粉不育时,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提高至1∶(2~4)[1]。选用毛桃作砧木,2月取出经层积处理的毛桃核进行播种,3月底至4月初苗高10 cm时移栽。
2 建园条件
一是温度。年平均温度12~17 ℃,5—9月生长季节平均温度25 ℃,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温度低于10 ℃。二是土壤。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砂壤为最适宜,pH值5~6生长最好。三是地形。丘陵坡地选择在坡度低于15°的缓坡地建园,坡地坡向以南向为好。
3 嫁接定植
接穗在六至十年生健壮成年水蜜桃树外围上部采集。嫁接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进行,采用芽接技术。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季桃树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以秋季为宜。栽植前挖定植穴,定植穴规格宜为80 cm×80 cm×80 cm。栽植穴或栽植沟内施入有机肥。选用的苗木主根完整,主根上最少有3条无损伤的侧根,毛细根稠密,整个根系发达、无病害、生活力强。接芽充实完好完全愈合。干茎健壮、无损伤,无检疫性病虫,苗粗0.6 cm以上。栽植前将苗木的根系用1%硫酸铜浸5 min后,再放到2%的石灰液中浸2 min进行消毒。栽植密度应根据管理水平、品种、整形修剪方式、园地的立地条件(地势、土壤、气候)等而定[2],一般采用株行距(3~5)m×(4~6)m。
4 整形修剪
树形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主干高30~50 cm,选留3个主枝,在主干上错落着生。每个主枝配置2~3个侧枝。逐步形成主枝小弯曲延伸,树冠大而不空,小枝多而不挤,全树光照良好,有利于立体结果,盛产期产量稳、寿命长。
整形定干高度50~70 cm,选留主枝,在整形带内选留3个水平夹角120°左右的新梢作主枝。配置侧枝,第1侧枝间距主干50~70 cm,第2侧枝间距第1侧枝40~60 cm,向两侧交错着生,角度大于主枝基角。培养大中型结果枝组,采用压后放,即在冬季将徒长枝留20~30 cm短截,促使下部发生分枝,第2年疏弱留强,去直留斜,上部多留里枝。冬季修剪在12月初至翌年2月中旬;生长期修剪在4月上旬至9月下旬进行。
幼树期及初果期的修剪,以轻剪为宜,重视夏季修剪,增加枝量,培养结果枝组,营养枝、结果枝分布均匀合理。5月中下旬在主枝、侧枝的延长枝长到40~50 cm时,及时摘心,6月下旬剪除延长枝先端的直立二次枝。盛果期的修剪,结果枝组要不断更新,生长势弱的树要重剪,强的树宜轻剪,疏枝与短截相结合,并结合合理留果、增施肥料等措施,平衡树势[3]。主侧枝修剪应抑强扶弱,平衡树势,结果枝组修剪回缩后,对内部抽枝能力的自立枝留4~5芽短截,促使抽生新枝更新。衰老期的修剪,对衰老的主侧枝,要进行回缩重修剪,恢复长势,对结果枝组及时更新,以维持一定的产量,并要加强肥水管理。夏季修剪于4月上旬至9月下旬进行,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剪梢、扭枝、抹芽、摘心、拉枝,疏除过密营养枝,剪除徒长枝[4]。8月高温期间则不宜进行夏季修剪。
5 土肥水管理
在土壤管理上,一是间作与覆盖。间作可选择绿肥、叶菜类、豆类等矮杆作物,间作要留出树盘80 cm以上。出梅后对树盘进行覆盖,可以用草、秸秆、麦糠覆盖在树冠下,厚度10~15 cm。二是中耕。果园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除草,中耕深度5~10 cm。三是深耕改土。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深耕改土,扩穴深耕为在定植穴外挖平行沟或环状沟,宽50 cm、深30~45 cm。全园深耕应将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30~40 cm。土壤回填时混入有机肥,然后充分灌水。
在肥分管理上,基肥于果实采收后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混合少量化肥,施肥量占全年的50%~70%,一般按1 kg桃果施1.5~2.0 kg优质农家肥。幼龄树和结果树的追肥,果实发育前期以氮磷肥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以磷、钾肥为主[5],距果实采收期20 d内停止叶面追肥。生长季追肥要以复合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