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保服务

植保服务

7月玉米二点委夜蛾防治早准备

作者:农之声传媒      点击量:1174      时间:2017/7/6

 二点委夜蛾,是近几年开始侵害玉米田的害虫,由于其侵害部位以及形态上的相近,许多农民习惯把二点委夜蛾误称为“地老虎”。

玉米二点委夜蛾一般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该虫传入的几率较大,危害严重,常出现各别田块大量死苗,甚至毁种。因此,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搞好防治工作。

  一、形态特征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期成土黄色,直径不到1毫米。幼虫体长14~18毫米,黄灰色或黑褐色,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各体节背面前缘有一个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头部褐色,体色灰黄色,入土做茧化蛹,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雌虫体略大于雄虫,头、胸、腹灰褐色,前翅灰褐色,翅外缘有一列黑点,后翅白色微褐,端区暗褐色,腹部灰褐色(虫态彩色图片从陕西植保信息网浏览下载)。

二、发生规律及原因

  棉田倒茬玉米田比重茬玉米田发生严重,麦糠麦秸覆盖面积大比没有麦秸麦糠覆盖的严重,播种时间晚比播种时间早的严重,田间湿度大比湿度小的严重。二点委夜蛾主要在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杆或浅表层根,受危害的玉米田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玉米田中出现大面积空白地。危害严重地块甚至需要毁种,二点委夜蛾喜阴暗潮湿畏惧强光一般在玉米根部或者湿润的土缝中生存,遇到声音或药液喷淋后呈“C形”假死,高麦茬厚麦糠为二点委夜蛾大发生提供了主要的生存环境,二点委夜蛾比较厚的外皮使药剂难以渗透是防治的主要难点,世代重叠发生是增加防治次数的主要原因。

三、发生危害情况

  二点委夜蛾以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5厘米的表土层危害玉米苗,在玉米幼苗3~5叶期,幼虫主要咬食玉米茎基部,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切断营养输送,造成玉米心叶萎蔫枯死。在玉米苗8~10叶期,幼虫主要咬断玉米根部,包括气生根和主根,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者枯死。由于该虫潜伏在玉米田的碎麦秸下危害玉米根茎部,一般喷雾难以奏效。

四、防治方法

  在防治时应该掌握的重点方法: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早防早控,当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倾斜时要立即开始防治。

  1、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消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一定要把覆盖在玉米垄中的麦糠麦秸全部清除到远离植株的玉米大行间并裸露出地面,便于药剂能直接接触到二点委夜蛾。只是全田药剂喷雾而不顺垄灌根的防治几乎没有效果,不清理麦秸麦糠只顺垄药剂灌根的玉米田防治效果稍差。最好的防治方法:清理麦秸麦糠后使用三六泵机动喷雾机,将喷枪调成水柱壮直接喷射玉米根部。同时要培土扶苗。对倒伏的大苗,在积极进行除虫的同时,不要毁苗,而应培土扶苗,力争促使今后的气生根健壮,恢复正常生长。

  2、化学防治:主要有毒饵法、毒土法和灌药法。

   ⑴撒毒饵。亩用4~5千克 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⑵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细土,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⑶灌药。随水灌药,亩用48%毒死蜱乳油1千克,在浇地时灌入田中。

  ⑷喷灌玉米苗,可以将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cm左右的害虫藏匿的地方,才能保证防治效果。

    药液灌根(劲步——10%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适当加入敌敌畏会提高效果)。

  3、防治注意事项

⑴如果是喷用苗后除草剂的地块,要在7天以后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以防产生药害。

⑵喷施烟嘧磺隆的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